行业资讯 | 2023-01-04 | 阅读:2273
我国医院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进程
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在一些大型医院的关键科室使用空调,并采用过一些简单的净化装置,
取得了一些成果。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加快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医院品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当时的重点在于改善就医与住院条件、解决卫浴与污物处理等问题,以及探索关键科室的空气净化技术。
20世纪90年代,医疗技术不断进步,诊疗设备不断更新,医院功能也不断完善,
对院内空气质量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尤其是大型、复杂、深部手术的术后感染已成为关注的重点。
1989年我国出版的《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提到了洁净手术室并简要规定了三级过滤与手术区层流等技术措施。
真正采用空气净化技术的理念、提出区域控制概念(手术部)和综合保障措施(不仅仅是空气净化)是我国的军队医院。
并在丰富的实践与成功的经验的基础上编写了《军队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FL0106 YFB001-1995)。
空气净化技术也向各领域逐渐推广应用。
到21世纪,我国空调得以普及,全年室内温度湿度适宜,为病原微生物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更容易引起感染性疾病。同时,空调环境也为尘螨的生长繁殖提供了理想的条件, 导致过敏人群日益趋多。
这说明在普通空调环境中,生物性污染因子不是降低了,而是大大增加了。医院空调系统如果设计不当或
选用普通空调机组,会造成医院空调环境的湿度失控或生物性污染频发,甚至造成呼吸道疾病传播。
现在生物性污染已经替代建材污染,成为室内空气品质改善的下一个目标。
控制室内生物性污染已成为目前我国室内环境控制重点之一。
为了改善院内空气质量、优先保障人的健康,在医院中积极推广湿度优先控制的空调系统并开发医用
专用空调机组被提上议事日程,凸显了以人为中心的控制思路。
医院室内空气质量除了与人、建筑设施、室内空气有关外,还与室内进行的医疗过程有关。
医疗过程中患者流出的血液、体液以及排泄物等都有可能形成气溶胶,而化学消毒本身也会散发气体产生异味,
长期接触这些化学消毒剂混合气体,将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另一方面,医院是病原体与易感人群聚集的特殊场所,院内感染控制、改善院内空气质量的要求都必须
高于一般公共建筑,控制系统也必须更有效、安全。
改善空气品质的三大对策是控制污染源、通风稀释、空气净化。这三大措施的采用必须综合考虑人的健康、
舒适、安全、医疗环境控制要求及能耗等等各方面。
空气净化装置在医疗领域称为室内自循环装置(Air Recirculated Room Units)。
市场上的空气净化器主要用于普通的民用建筑,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不用于控制环境。
在医疗环境控制领域中涉及的均是室内自循环净化装置,
如洁净手术室、无菌病房与隔离病房的自循环送风装置,是用于高风险的医疗受控环境。
当然,不同领域的产品采用的标准不同,不能跨界使用。
不能将空气净化器的控制理念、检测方法、效果评价等直接套用到医院关键科室环境控制,这会造成医疗环境失控。
通过等离子消毒的方式既可以做到人员不撤离的人机共存消毒,又可以实时进行空气消毒避免传染源的交叉感染。
晓鸟动力经过潜心科研,开发出等离子浓度高达10的18次方,也就是一百亿亿的等离子消毒机—tunnel 500。
TUNNEL 400医疗级空气净化消毒机
小型营业厅,餐厅,宾馆,办公室,ICU病房等中小型公共空间人机共存条件下消杀通过空气传播的病原体的最佳选择。Tunnel 400通过快脉冲等离子灭菌技术和 UVA紫外线消毒技术的组合,1200m/h的风量将室内的空气过滤,并消除空气中的VOC, Tvoc,病原体等有害物质,同时对人的身体健康不产生影响。